忍者ブログ
| Home | About | 诗词理论 | 诗词集 | 诗词趣话 | 词评 | 其他 | 戏曲 | Other |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考译文
雎鸠关关叫得欢,成双成对在河滩。美丽贤良的女子,正是我的好伴侣。
长短不齐水荇菜,左右采摘忙不停。美丽贤良的女子,做梦也在把她思。
追求她却不可得,日夜思念在心间。想啊想啊心忧伤,翻来覆去欲断肠。
长短不齐水荇菜,左边右边到处采。美丽贤良的女子,弹琴鼓瑟永相爱。
长短不齐水荇菜,左边右边到处采。美丽贤良的女子,鸣钟击鼓乐她怀。
注释
本诗出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1、关关:水鸟叫声。雎(jū)鸠(jiū):一种水鸟名。
2、洲:水中沙滩。
3、窈窕:容貌美好。淑:品德贤良。 寤寐:醒和睡。指日夜. 寤 wù 睡醒, 寐 mèi 睡,睡着
4、君子:《诗经》中贵族男子的通称。逑:配偶。好逑:即佳偶。
5、荇(xìng)菜:草本植物,叶浮于水面。
6、流:择取。
7、思:思念。服:语气助词。

8、悠:忧思貌。
9、友:亲爱。
10、芼(mào):拔。
--------------------------------------------
芣苢
采采芣苢①,薄言采之②。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③。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④。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⑤。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⑥。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⑦。
【注释】   
  ①芣苢(fu 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 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 ③有:采得。 ④掇(duo):拾取。 ⑤捋(luo):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 ⑥袺(jie):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 ⑦襭(xie):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
  【译文】
  采了又采车前子,
  采呀快去采了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采呀快快采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一枝一枝拾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提着衣襟兜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别好衣襟兜回来。
【读解】
  抗着沉重的木头喊着号子,做着单调的活儿哼着小调,哄着婴儿入睡唱着摇篮曲,这是某种有目的的行为,还是万物依循节奏感而运动的天性?这种充满节奏感的运动是神奇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
  节奏构成了变化。一强一弱,一张一弛,一阴一阳,由此持续下去,事物便不断运动和变化,在变化发展中突破单调和沉闷,产生出五彩斑斓的现象来,却又在节律中保持着统一。 节奏也是自然的法则之一。人遵循节奏,同时也是追求自然。所谓生活的体验,生命的感悟,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节奏的体验和感悟。它是一种超越单调沉闷、划一呆板的努力,是一种新陈代谢的努力。
  普通百姓当然不会去深究这当中的道理,而是凭着直觉和天性去追寻自然的节奏变化,从中直接把握生命的自然律动,体悟生命律动与自然节律的同一。于是,就有了“杭育杭育”、“采采副仪”富于韵律感的声音,有了摇篮曲、小夜曲等。
  文学艺术的最深厚的根源,就在这种直接而深刻的生命体悟之中。
------------------------------------------------
静 女
【原文】
  静女其姝①, 俟我于城隅②。
  爱而不见③, 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 说怿女美⑦。
  自牧归荑⑧, 洵美且异⑨。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注释】   
  ①静:闲雅贞洁。姝(shu):美好的样子。②城隅:城角。③ 爱:同“薆”,隐藏。④踟蹰(chichu):心
思不定,徘徊不前。 ⑤彤管:指红管草。贻:赠。⑥炜:红色的光彩。⑦说怿(yueyi): 喜悦。⑧牧:旷野,
野外。归:赠送。荑:勺药,一种香草,男女 相赠表示结下恩情。⑨洵:信,实在。异:奇特,别致。
  【译文】
  姑娘温柔又静雅, 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 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 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 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 勺药美丽又奇异。
  不是勺药本身美, 宝贵只因美人赠。
  【读解】
  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少男少女 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 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 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 动人心魄的美。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 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见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单纯的就是 美好的,纯洁的就是珍贵的。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经赞叹古 希腊艺术的魁力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马克恩也说, 希腊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而童年一去不复 返,因而也是永恒的。
  少男少女的纯真爱情亦如是。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爱情的坚贞 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沉,却以单纯、 天真、无邪而永恒。它同苦难一样,也是我们人生体验中的宝贵 财富。当我们人老珠黄、垂垂老矣之时,再来重新咀嚼青春年少 的滋味,定会砰然心动,神魂飞扬。
  情无价,青春同样无价,青春年少时的纯情不仅无价,也 是唯一和永恒的。
----------------------------------------------------
柏舟【原文】
  泛彼柏舟,
  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①,
  实维我仪②。
  之死矢靡它③!
  母也天只④,
  不谅人只⑤!
  泛彼柏舟,
  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
  实维我特⑥。
  之死矢摩慝⑦!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注释】   
  ①髦(dan):头发下垂的样子。两髦(mao):古时未成年男子的发式, 头发向两边分流。 ②实;是。维:为。仪:配偶。③之:到。矢:誓。 靡;无。④也、只:语气词,没有实义。⑤谅。相信。⑥特:配 靡;无。④也、只:语气词,没有实义。 偶。⑦慝(te):改变,变心。
  【译文】
  轻轻摇荡柏木舟,
  在那河中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
  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另求!
  我的母亲我的天,
  为何对我不相信!
  轻轻摇荡柏木舟,
  在那河边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
  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变心!
  我的母亲我的天,
  为何对我不相信!
  【读解】
  孩子虽是母亲的作品,母亲虽然时刻心系孩子的幸福与不幸,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是一体,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不会有冲突。
  最为常见的是为恋爱婚姻而发生的冲突。冲突的实质,是两 种不同观念的背离和交锋。冲突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价值准则,若 互不相让,便会发生冲突,以至以不嫁或出逃或殉情来表示反抗。
  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 觉地从传统、社会、他人那里接受各种支配着自己生活的观念,在 观念的指导之下说话和行动。人们常说环境改变人,其实环境改 变的是人的观念,是人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
  在母亲对自己的作品——子女的无私的爱之中多少带有一 些自私的因素。她总以为子女是自己辛勤创造的作品,他或她必 须按照她所坚持或信奉的观念去生活,总以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经 验作为参照系,而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子女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说 到底,她是把子女当作私有财产,而不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因 此,才会有《柏舟》这样的情况出现。
---------------------------------------------
载 驰【原文】
  载驰载驱(1), 归唁卫侯(2)。
  驱马悠悠, 言至于漕(3)。
  大夫跋涉, 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4), 不能旋反(5)。
  视尔不臧(6), 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 不能旋济(7)。
  视尔不臧, 我思不闷(8)。
  涉彼阿丘(9), 言采其蝱(10)。
  女子善怀(11), 亦各有行(12)。
  许人尤之(13), 众秭且狂(14)。
  我行其野; 芃芃其麦(15)。
  控于大邦(16), 谁因谁极(17)。
  大夫君子, 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 不如我所之。
  【注释】   
  (1)载:语气词,没有实义。驰、驱:车马奔跑。(2)唁(yan):哀吊失国。 (3)漕:卫国的邑名。(4)嘉:嘉许,赞成。(5)旋反:返回。(6)臧:善。 (7)济:止,停止,阻止。(8)闷(bi):同“毖”,意思是谨慎。(9)阿丘: 一边倾斜的山丘。(10)蝱(meng):药名,贝母。(11)善怀:多愁善感。 (12)行:道路。(13)许人:许国的人。尤:怨恨,责备。(14)蝱( Zhi):同 “稚”,幼稚。狂:愚妄。(15)芃芃(peng):草木茂盛的样子。(16)控:告诉。 (17)因:亲近,依靠。极:至,到。
  【译文】
  车马疾驰快奔走, 回国慰问我卫侯。
  马行归途路悠悠, 行旅匆匆到漕邑。
  大夫跋涉来追赶, 我心哀伤又忧愁。
  没人赞成我赴卫, 要我返回万不能。
  你们想法都不好, 不是我思不深远。
  没人赞成我回卫, 想要阻止也不能。
  你们想法都不好, 不是我思不谨慎。
  登上高高的山冈, 采集贝母解愁肠。
  女子多愁又善感, 各人心里有主张。
  许国大夫责怪我, 实在幼稚且张狂。
  我在郊野忙行驶, 麦子繁盛又茂密。
  前往大国去求援, 依靠谁来帮我忙。
  许国大夫君子们, 不要再把我责备。
  你们纵有百般计, 也不如我亲自去。
  【读解】
  许穆夫人是卫宣公之女,出嫁许穆公。眼见卫国覆亡,痛心 疾首,前去吊唁,并力图用行动来拯救卫国。此举遭到许国君臣 的阻挠,许穆夫人在忧愤之际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道出一个问题:在国难当头之际,是坐以论道,前怕狼 后怕虎,还是义无反顾,起来用行动来拯救。一介柔弱女子和一 群五尺男子的言行心态,已在诗中作了披露。
  危难之际总得有人挺胸而出,左思右想,瞻前顾后,总不如 行动有力、有效。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一篇宣言。荆柯刺秦, 抵得上千千万万在背后讥讽咒骂暴君秦始皇的人。刺秦虽然未遂,  但行动本身就为荆柯留下了一座纪念碑。
  不敢行动的人可以找出一千条理由来为自己辩护,而所有理 由大概出不了“我”的圈子,不外乎怕自己的坛坛罐罐被打烂了, 怕自己的锅碗瓢盆功名利禄受到损害。敢于行动的一个前提就是 要跳出“我”的圈子,要“忘我”、“无我”,然后才能无畏地行动。 行动的代价不过就是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以至于身家性命而已。 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二十年后便又是一条好汉。
  人说,自私是人的本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人自己又 是什么? 我们来到世上、离开世上,不都是赤条条的么?身外之 物有什么不可舍去的呢?人固然要为自己,为自己吃饱穿暖居安, 也为自己维护脸面和尊严。如果让锅碗瓢盆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 物束缚住了手脚,变成了它们的奴隶,自我实际上就已经丧失了。
  敢于行动,既可以用来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也可以用来维 护某种道义;在维护道义的同时,也就证明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在 人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之中,行动是最高的命令
-------------------------------------
氓 【原文】
  氓之蚩蚩(1), 抱布贸丝(2)。 匪来贸丝(3), 来即我谋(4)。
  送子涉淇(5), 至于顿丘(6)。 匪我衍期(7), 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8), 秋以为期。 乘彼诡垣(9), 以望复关(10)。
  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11)。 以尔车来, 以我贿贿(12)。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13)。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14)。 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15)。
  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16), 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17)。
  女也不爽(18), 士贰其行(19)。 士也罔极(20), 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21), 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 硒其笑矣(22)。
  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 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 隅则有泮(23)。 总角之宴(25), 言笑晏晏(25)。
  信誓旦旦(26), 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注释】   
  (1)氓:民。蚩蚩(chi):笑嘻嘻的样子。(2)布:古时的货币,即布 币。贸:交换。(3)匪:非。(4)即我:到我这里来。谋:商议,这里 指商谈婚事。(5)涉:渡过。淇:河名。(6)顿丘:地名。(7)衍 (qian):过,拖延。(8)将:请。(9)乘:登上。诡垣(guiyuan):毁坏 了的墙。(10)复关:地名,诗中男子居住的地方。(11)体:卦体,咎言: 不吉利的话。(12)贿:财物,这里指嫁妆。(13)沃各:润泽的样子。 (14)耽:沉迷,迷恋。(15)说:同“脱”,摆脱。(16)徂(cu):去,往。 (17)渐(jian):沾湿,浸湿。帷裳:车饰的帷幔。(18)爽:差错,过失。 (19)贰:差错。(20)罔极:无常,不可恻。(21)遂:安定无忧。 (22)硒(xi):大笑的样子。(23)隅:即“湿”,河名,指漯河。泮(pan):岸。 (24)总角:古时儿童的发式,借指童年。宴:逸乐。(25)晏晏:和好柔 顺的样子。 (26)旦旦:诚恳的样子。
  【译文】
  小伙走来笑嘻嘻, 拿着布币来换丝。 不是为了来买丝, 借机找我谈婚事。
  谈完送你过淇水, 一直送你到顿丘。 不是我要延婚期, 是你没找好媒人。
  请你不要生我气, 定下秋天为婚期。 登上残破的墙垣, 心中念你望复关。
  遥望不见复关影, 低头伤心泪满面。 望见复关心中喜, 喜笑颜开话不断。
  你又占卜又问卦, 卦象吉利没恶言。 把你大车赶过来, 我带嫁妆随你迁。
  桑树叶儿未落时, 枝叶繁茂色泽润。 小斑鸠啊小斑鸠, 不要贪嘴吃桑椹。
  好姑娘啊好姑娘, 不要痴情迷男人。 男人沉迷于爱情, 想离开时可脱身。
  女子沉迷于爱情, 想要脱身不可能。 待到桑叶飘落时, 颜色枯黄落满地。
  从我嫁进你家门, 三年吃苦又受累。 淇水浩荡滔滔流, 打湿我的车帷幔。
  我作妻子没过错, 你作丈夫差错多。 男人心理不可测, 三心二意没品德。
  当你妻子整三年, 终日忙碌活全干。 起早贪黑操家务, 没有哪天有空闲。
  生活安定无忧愁, 你却粗暴又专横。 亲兄亲弟不知情, 总是拿我作笑柄。
  静心思前又想后。 独自悲愁心哀伤。 当初相约同到老, 到老尽是愁和怨。
  淇水虽宽有河岸, 漯河再阔也有边。 从小一块同游乐, 有说有笑心喜欢。
  忠诚盟誓都明白, 哪知从此已改变。 过去时光不留恋, 一刀两断不再谈!
  【读解】
  这是《诗经》中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位女子从青梅竹马、求婚恋爱、两心相许、结婚度日,到男子变心、一刀两断的全过程,把弃妇的悲愤一泻无余地抒写了出来。
  从中使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夫妻关系如何才能持久?在传统社会中,这个问题使无法讨论的,因为道德准则规定了妻子是附属于丈夫的,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另一方面,对丈夫却少有约束,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对作丈夫的网开一面,可以可以三妻四妾,而不必将情感专注于一个女人。
  如今传统的观念和道德准则已随时代发生了改变,在一夫一 妻制的社会中,维持夫妻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并未解决,并且由于 观念的巨大变化,甚至还更加突出。
  仅靠美貌来维持夫妻关系,显然是幼稚的。花无百日红。 美丽的花朵,也有凋谢的时候。再漂亮的脸蛋儿,也会有徐娘半老、人老珠黄之时。更要紧的是,当两个人朝朝夕夕同在一个屋 檐下相处时,漂亮的脸蛋儿无法弥补彼此间的各种摩擦和矛盾。性 格是否相合,生活习惯是否能彼此容纳,观念是否一致等等比脸 蛋更加重要。它们的融合补充有助于关系长久健康地持续发展。
  以为感情不会变化,或者以为感情可以代替一切,同样也是 天真的。初恋时的激情不可能始终保持高热度,随着结婚、生子、 度日,热度会逐渐降低,甚至可能接近冷漠状态。如果对情感的 期望值太高,那么情感热度降温带来的失望就会越大,挫折就 会越深。这么说来,夫妻长期相处就没有情感了吗?肯定不是。情感的确是使夫妻关系和谐的重要粘合剂,但它不是空中楼阁,而 有现实的基础。外表的吸引力,性格的投合,情趣的一致,性生 活的和谐等等,是不断为情感提供活力的源泉。另一方面,这些 因素中的变化,也会对情感产生微妙的影响。如何意识到各种变 化,并努力使它们朝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需要付出很大的精 力。倘若对此麻木不仁,直到某一天突然发现事情发生了转折,情 感出现剧变,再来呼天叫地,就迟了。西方格言说,罗马不是一 天建成的。同样,夫妻间的情感,以及情感的变化,也不是一天 出现的,必须像培育花朵一样地经常松上、浇水、施肥、剪枝、除 虫、防冻,才可能使之茁壮成长。
  世上没有不变的情感,只有在变化中不断更新和不断充实的 情感。世上没有架在空中的爱情,只有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 度日中生长起来的爱情。
  涉及夫妻关系的因素实在大多了。仔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 公牵一葛动半山似地产生连锁反应。这不单单是变不变心的问题, 也不单单是所谓女人独立的问题(男人同样也有独立的问题)。从 令天的立场来看,仅仅以某种固定不变的观念来评判无限丰富、无 限复杂的夫妻关系,简单地指责这不对那不道德,已经大大地落 伍与僵化了。
---------------------------------------------------
君子阳阳 【原文】
  君子阳阳①,
  左执簧②。
  右招我由房③,
  其乐只且④。
  君子陶陶⑤,
  主执纛⑥。
  右招我由敖⑦。
  其乐只且。
  【注释】   
  ①阳阳:得意的样子。②簧:古时的一种吹奏乐器③由:同 “游”房:同“放”。由房,游乐 ④只、且: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⑤陶陶:快乐的样子。⑥纛:(dao)羽毛做成的舞具。⑦敖:同 “邀”。由敖:游遨。
  【译文】
  夫君得意喜洋洋,
  左手拿簧高声唱。
  右手招我去游乐,
  尽情欢爱真快乐。
  夫君快乐乐陶陶,
  左手拿羽把舞跳。
  右手招我去游玩,
  尽情欢爱真快乐。
  【读解】
  大约我们所知道的封建时代夫妻恩爱,歌舞自娱的情形并不 多,多的是征夫愁弃妇怨。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写夫妻恩爱 感人至深,这样的作品即使不是独一无二,也属△毛磷角。
  何以会这样?当然同那时代的婚姻制度有关。贫穷夫妻相濡 以沫、同甘共苦尚可理解,因为大家同命运、共呼吸,风雨同舟, 像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相互支撑著。而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之 中能歌舞自娱,非常人所能达到。这样做,至少 要这样一些前 提:两个人情深意笃,有较高的修养和情趣,以及人们时常未能 注意到的闲暇。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夫妻,大字不识的衣夫,恐怕难以歌舞自娱,由此可以推断, 诗的主人公大概应是殷实人家,或是 已经衰落了的世家子弟。这也容易让人想到,闲暇是人们自娱自 乐、吟诗作画、游山玩水的重要前提。整日为生计而忙碌的人,不 会有此雅兴。
-----------------------------------
将仲子【原文】
  将仲子兮①, 无逾我里②,
  无折我树杞③。 岂敢爱之④,
  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
  父母之言, 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 无逾我墙,
  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
  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
  诸兄之言, 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 无逾我园,
  无折我树檀⑤。 岂敢爱之,
  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
  人之多言, 亦可畏也。
  【注释】   
  ①将(qiang)请,愿。仲子:诗中男子的名字。②逾:越过。里: 宅院,院子。③杞(qi):树木名,即杞树。④爱:吝惜,痛惜。 ⑤檀:檀树。
  【译文】
  仲子哥啊求求你, 不要翻进我院里,
  不要攀折杞树枝。 哪里是我吝惜它,
  只是害怕我爹妈。 仲子哥啊我想你,
  爹妈知道要责骂, 叫我心里真害怕。
  仲子哥啊求求你, 不要翻进我墙里,
  不要攀折桑树枝。 哪里是我吝惜它,
  只是害怕我兄长。 仲子哥啊我想你。
  兄长知道要责骂, 叫我心里真害怕。
  仲子哥啊求求你, 个要翻进我园子,
  不要攀折檀树枝。 哪里是我吝惜它,
  只是害怕人闲话。 仲子哥啊我想你。
  别人知道要闲话, 叫我心里真害怕。
  【读解】
  诗中的女于对仲子充满爱意,却怕闲言碎语、飞短流长 而不敢大胆往前走,欲爱不成,欲罢不忍,陷入两难处境之中。这是 非常现实的处境,选择也只有妥协或者反抗,中间道路似乎少有 可能。
  应当说两难处境是我们必须经常面对的一种生活状备。这 时,你只能选择是或不是,不可能作任何解释,不可能作任何别 的选择,其实,这是非常残酷的。残酷的并不是是或不是这 两个对立的方面,而是你无处可逃,迫不得已,没有退路,或者妥协 或者反抗;或者生存,或者死亡。你的退路,你的回旋余地, 统统没有。因此,别无选择的痛苦,恐怕比其它痛苦更加深刻。它 的实质是:你清楚明白地知道现实违背自己的意愿,然后被迫屈从于现实,毫无反抗和逃避的机会。
  此外,外在力量——他人的阻挠和言论——对个人意志扼 杀,也是极其可怕的。人言可畏,在于他人言论所形成的氛围,对 你构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在于人们懂得,一般人不会不在乎 别人说什么,不会不在乎照别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我们说人活得累,时常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理上的。包括上面所说的别无选择和被流言蜚语所包围。但是,在根本上,累不累的权力在我们自己,真正旷达的人,是不会屈从外在压力。不 会屈从别人的意志的。他有自己的主见,自由的意志,独立的人格。如今,这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了。
--------------------------------------------
伐檀【原文】
  坎坎伐檀兮①,
  置之河之干兮②。
  河水清且涟漪③。
  不稼不穑④,
  胡取禾三百廛兮(5)?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6)?
  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7)。
  坎坎伐辐兮(8),
  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漪(9)。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亿兮(10)?
  不狩不借,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
  不素食兮。
  坎坎代轮兮,
  置之河之漘兮(12)。
  河水清且沦漪(13)。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囷兮(14)?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鹑兮⑤?
  彼君子兮,
  不素飧兮(16)。
  【注释】   
  ①坎坎:用力伐木的声音。②干:河岸。③涟:风吹水面形成 的波纹。漪: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④稼:种田。穑:收割。⑤禾: 稻谷。廛(chan):束,捆。(6)县:同“悬”,挂。貆(huan):小貉。 (7)素:空,白。素餐:意思是白吃饭不干活。(8)辐:车轮上的辐条。 (9)直:河水直条状的波纹。(10)亿:束,捆。(11)特:三岁的兽。 (12)漘(chun):水边。(13)沦:小波。(14)囷(qun):束,捆。⑤ 鹑:鹌鹑。(16)飧(sun):熟食。
  【译文】
  叮叮当当砍檀树,
  把树堆在河岸上。
  河水清清起波纹。
  既不耕种不收割,
  为何取稻三百束?
  又不上山去打猎,
  却见庭中挂貉肉?
  那些贵族大老爷,
  从来不会白吃饭。
  叮当砍树做车辐,
  把树堆在河旁边。
  河水清清起直波。
  既不耕种不收割,
  为何取稻三百捆?
  又不上山去打猎,
  却见庭中挂兽肉?
  那些贵族大老爷,
  从来不会白吃饭。
  叮当砍树做车轮,
  把树堆放在河边。
  河水清清起环波。
  既不耕种不收割,
  为何取稻三百束?
  又不上山去打猎,
  却见庭中挂鹤鸿?
  那些贵族大老爷,
  从来不会白吃饭。
  【读解】
  诗中提出的问题(不劳而获),应当说是一个尖端问题,即使 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专家,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可以作出种种精辟的分析,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但绝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个尖端问题。即使是社会革命,推翻了旧的不劳而获者, 同样会产生新的不劳而获者。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革命,最初都是 打着“平均”的旗号,到了最后,革命者首先变成了不劳而获者。这样的社会革命,如同赌博中的轮流坐庄,仅仅是一种利益关系 的转移。
  当然,我们的兴趣并不在这里,而在那些凭借自己的劳动既为自己的生存,也在为他人谋福利的普通劳动者的身上。从他们的角度看,大多数的人并无受压迫、被剥削的意识,只关心自己 的吃饱穿暖,安居乐业,只感叹身上的赋税徭役太沉重。但在客观上,下层劳动者用自己的血汗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而自己应当 得到的回报却少得可怜。他们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把生命的全部价值都抵押在了永无止境的劳作之上,换来的仅仅是苟 且度过一生。他们像机器一般似乎不知疲倦地运转,运转着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人间的荣华富贵、奢侈享乐、歌舞升平、狂欢纵欲、花前月下、吟诗作画、慷慨激昂、谈天说地、尔虞我诈、 争取夺利等等,全都与他们无缘。
  也许,命运就是这样安排的:让一部分人当牛做马变机器,让 一部分人衣锦吃荤高谈阔论。也许,人间真的是龙生龙凤生凤老 鼠生儿会打洞。不管怎么说,辛辛苦苦为不劳而获者做嫁衣裳,是 劳动者必须面对的现实。无论他是否愿意,只要他投胎在那一群 人当中,就逃脱不了任人宰割鱼肉的命运。
------------------------------------------------------
硕鼠【原文】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莫我肯顾(2)。
  逝将去女③,
  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
  爱得我所。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
  莫我肯德(4)。
  逝将去女, 
  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
  爱得我直⑤。
  硕鼠硕鼠,
  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
  莫我肯劳(7)。
  逝将去女,
  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
  谁之永号(7)。
  【注释】   
  ①三岁:‘泛指多年。贯:事,侍奉。女:同“汝”,你。②顾:顾怜。 莫我肯顾:莫肯顾我。③逝:用作“誓”。去:离开。④德:这里的 意思是感激。⑤爱:乃。直:同“值”,代价。③劳:慰劳。① 号:感激
  [译文]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
  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
  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 发誓要离开你,
  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
  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禾苗。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却从不犒劳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
  却那安逸的乐郊。
  乐郊乐郊真安逸,
  谁会长叹加哭号!
  【读解】
  人和老鼠从来都是好朋友,尽管人们想出了许多难听的词来 咒骂鼠辈,它们依然同人类形影不离。科学家们已经向我们证明, 有人的地方必有鼠,有鼠的地方多半也有人。这世界上生存能力 最强的两种动物就是人和老鼠,同时也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两种 动物。这表明,鼠离不开人,人总有鼠伴随着。它们虽然是冤家 对头,可是不是冤家又怎能搅在一起?为什么无数动物之中唯有 老鼠同人攀亲?科学家们能否回答这个人鼠之间的社会学问题? 认真想来,人鼠之间总有些不公平。人无需向鼠索取什么,也 不是离开了鼠就无法生存,更不会把鼠当作珍稀动物倍加爱护,充 其量拿鼠开开玩笑,逗逗乐,编出“老鼠嫁女”一类的故事和生 肖属相聊以解闷。这已算很看得起鼠辈了。要真正喊打过街老鼠, 未必会像打落水狗那样下得了狠。C。这又足见在看得起之外再加 上了恻隐之心。
  反过来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老鼠表面上似乎很懂得领人类的 情,从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出来偷鸡摸狗,似乎也很有自知之明,知 道自己丑陋得鼠头鼠脑,从不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它们习惯于生 活在黑暗的地洞之中,过看隐居的生活,但从来不愁吃穿住行。没 有吃没有穿就去人类那儿拿,只要有人在,就不愁生活没来源,并 且应有尽有。它们唯一的恐惧是某一天地球上的人全风光,那就 真正断绝了生活的来源。可是,至少在可以看得见的将来,老鼠 的恐惧都只在理论上能够成立,在实际上却不会发生。所以,大 可以放。。大胆地靠着人类过着舒适惬意的好日子。
  人类不要小看鼠辈。跑是跑不掉的。人走到哪里,鼠就会跟 到哪里。不需要对天指日的海誓山盟,绝对不必怀疑鼠辈的忠诚, 它们会跟人类走遍海角天涯,决不反悔。
  我们完全可以像先知一样地预言,人类的乐上在哪里,鼠辈 的乐上也就在哪里。
----------------------------------------------
蒹葭【原文】
  蒹葭苍苍(1),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2),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3),
  道阻 且长。  
  溯游从之(4),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5), 
  白露未晞(6)。
  所谓 伊人,  
  在水之湄(7)。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8)。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9)。
  蒹葭采采(10),
  白露未已(11)。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12)。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13)。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14)。
  【注释】   
  ①蒹葭(jian jia):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②伊人:那个人。 ③溯涸:逆流而上。丛:追寻。④溯游:顺流而下。⑤凄凄:茂 盛的样子。(6)晞(XT);干。(7)湄:岸边。(8)跻(ji):登高。 (9)坻(Chi):水中的小沙洲。(10)采采:茂盛的样子。(11)已:止,干。 (12)涘(si):水边。(13)右;弯曲,迂回。(14)沚: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
  芦苇茂密水边长,
  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
  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
  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沙洲边。
  【读解】
  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 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 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 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 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 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 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 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冲刺。《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 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 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达到目标固然重 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 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 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
  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 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 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 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
七 月 【原文】
  七月流火①,
  九月授衣②。
  一之日觱发③,
  二之日栗烈④。
  无衣无褐⑤,
  何以卒岁(6)?
  三之日于在耜(7),
  四之日举趾(8)。
  同我妇子,
  馌彼南亩(9),
  田畯至喜(10).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11),
  有鸣仓庚(12)。
  女执懿筐(13),
  遵彼微行(14)。
  爱求柔桑,
  春日迟迟。
  采蘩祁祁(15),
  女心伤悲,
  殆及公子同归(16)。
  七月流火,
  八月萑苇(17)。
  蚕月条桑(18),
  取彼斧斨(19).
  以伐远扬(20),
  猗彼女桑(21)。
  七月鸣鵙(22),
  八月载绩(23).
  载玄载黄,
  我朱孔阳(24),
  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25),
  五月鸣蜩(26)。
  八月其获,
  十月陨萚(27)。
  一之日于貉,
  取彼狐狸,
  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28),
  载缵武功(29)。
  言私其豵(30),
  献豣于公(31).
  五月斯螽动股(32),
  六月莎鸡振羽(33)。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34),
  塞内谨户(35).
  嗟我妇子,
  曰为改岁(36),
  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37),
  七月亨葵及寂(38)。
  八月剥枣,
  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
  以介眉寿(39).
  七月食瓜,
  八月断壶(40)。
  九月叔苴(41),
  采茶薪樗(42),
  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围,
  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43),
  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
  我稼既同,
  上入执宫功(44)。
  昼尔于茅(45),
  宵尔索綯(46)。
  亟其乘屋(47),
  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48),
  三之日纳于凌阴(49)。
  四之日其蚤(50),
  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51),
  十月涤场(52)。
  朋酒斯飨(53),
  日杀羔羊。
  跻彼公堂(54),
  称彼兕觥(55),
  万寿无疆。
  【注释】   
  ①流:落下。火:星名,又称大火。②授衣:叫妇女缝制冬衣。 ③一之日:周历一月,夏历十一月。以下类推。觱(bi)发:寒风吹起。 ④栗烈:寒气袭人。⑤褐(he):粗布衣服。(6)卒岁:终岁,年底. (7)于:为,修理。耜(si):古代的一种农具。(8)举趾:抬足,这里指 下地种田。(9)馌(ye):往田里送饭。南亩;南边的田地。(10)田畯: (jun):农官。喜:请吃酒菜。(11)载阳;天气开始暖和。(12)仓庚:黄 鹏。(13)懿筐:深筐。(14)遵:沿着。微行:小路。(15)蘩:白蒿。祁 祁:人多的样子。(16)公子:诸侯的女儿。归:出嫁。(17)萑(huan)苇: 芦苇。(18)蚕月:养蚕的月份,即夏历三月。条:修剪。(19)斧斨 (qiang):装柄处圆孔的叫斧,方孔的叫斨。(20)远扬:向上长的长枝条. (21)猗(yT):攀折。女桑:嫩桑。(22)鵙(ju):伯劳鸟,叫声响亮。 (23)绩:织麻布。(24)朱:红色。孔阳:很鲜艳。(25)秀葽(yao):秀是草 木结籽,葽是草名。(26)蜩(tiao):蝉,知了。(27)陨:落下。萚 (tuo):枝叶脱落。(28)同:会合。(29)缵:继续。武功:指打猎。 (30)豵(zong):一岁的野猪。(31)豣(jian):三岁的野猪。(32)斯螽 (zhong):蚱蜢。动股:蚱蜢鸣叫时要弹动腿。(33)莎鸡:纺织娘(虫名)。 (34)穹室:堵塞鼠洞。(35)向:朝北的窗户。谨:用泥涂抹。(36)改 岁:除岁。(37)郁:郁李。薁(yu):野葡萄。(38)亨:烹。葵:滑菜。 菽:豆。(39)介:求取。眉寿:长寿。(40)壶:同“瓠”,葫芦。(41) 叔:抬起。苴(ju):秋麻籽,可吃。(42)茶(tu):苦菜。薪:砍柴。樗 (chu):臭椿树。(43)重:晚熟作物。穋(lu):早熟作物。(44)上:同 “尚”。宫功;修建宫室。(45)于茅:割取茅草。(46)索綯(tao):搓绳 子。(47)亟:急忙。乘屋:爬上房顶去修理。(48)冲冲:用力敲冰的声 音.(49)凌阴:冰室。(50)蚤:早,一种祭祖仪式。(51)肃霜:降霜。 (52)涤场:打扫场院。(53)朋酒:两壶酒。飨(xiang):用酒食招待客人。 。(54)跻(ji);登上。公堂:庙堂。(55)称:举起。兕觥(si gong):古 时的酒器。
  【译文】
  七月火星向西落,
  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
  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
  怎么度过这年底?
  正月开始修锄犁,
  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
  把饭送到南边地,
  田官赶来吃酒食。
  七月火星向西落,
  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
  黄鹏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
  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
  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
  姑娘心中好伤悲,
  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火星向西落,
  八月要把芦苇割。
  三月修剪桑树枝,
  取来锋利的斧头。
  砍掉高高长枝条,
  攀着细枝摘嫩桑。
  七月伯劳声声叫,
  八月开始把麻织。
  染丝有黑又有黄,
  我的红色更鲜亮,
  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
  五月知了阵阵叫。
  八月田间收获忙,
  十月树上叶子落。
  十一月上山猎貉,
  猎取狐狸皮毛好,
  送给贵人做皮袄。
  十二月猎人会合,
  继续操练打猎功。
  打到小猪归自己,
  猎到大猪献王公。
  五月蚱蜢弹腿叫,
  六月纺织娘振翅。
  七月蟋蟀在田野,
  八月来到屋檐下。
  九月蟋蟀进门口,
  十月钻进我床下。
  堵塞鼠洞熏老鼠,
  封好北窗糊门缝。
  叹我妻儿好可怜,
  岁末将过新年到,
  迁入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
  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开始打红枣,
  十月下田收稻谷。
  酿成春酒美又香,
  为了主人求长寿。
  七月里面可吃瓜,
  八月到来摘葫芦。
  九月拾起秋麻子,
  采摘苦菜又砍柴,
  养活农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场,
  十月庄稼收进仓.
  黍稷早稻和晚稻,
  粟麻豆麦全入仓。
  叹我农夫真辛苦,
  庄稼刚好收拾完,
  又为官家筑宫室。
  白天要去割茅草,
  夜里赶着搓绳索。
  赶紧上房修好屋,
  开春还得种百谷。
  十二月凿冰冲冲,
  正月搬进冰窖中。
  二月开初祭祖先,
  献上韭菜和羊羔。
  九月寒来始降霜,
  十月清扫打谷场。
  两槽美酒敬宾客,
  宰杀羊羔大家尝。
  登上主人的庙堂,
  举杯共同敬主人。
  齐声高呼寿无疆。
  【读解】
  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在 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在古代诗歌中恐怕无出《七月》之 右者。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稼穑不知道农民苦。一年辛苦到头, 看似在为自己忙碌着,实际上多数在为他人谋幸福:打了猎,大 猎物要献给王公贵族,上好的裘皮也得进贡;送到田间地头饭 食也要让官员来沾光;漂亮的衣服要送给达官贵人,自己则连粗 布短衣也没有;除了上缴赋税之外,还得服劳役,为官家筑室造 屋;年终庆贺丰收之时,要祝主人万寿元疆。
  农民们的日子正是在这种忙碌、平凡、单调、周而复始的劳 作之中默默地度过。其实,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再简单不过了:活 着,活下去,吃饱穿暖就行。他们的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地怀着 这样的愿望和要求活着,劳作,繁衍生息。
  他们既不会像不愁衣食住行的富家子弟那样觉得生活空虚, 也不会像文人雅士们对花赏月,一高谈阔论,伤感流泪,更不会像 哲人们去思索什么生活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一类对他们来说不着 边际的问题。实在,单纯,质朴,就是他们的特点。活着就是一 切,就是最高的要求。对他们来说,生活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活着。
  因此,自然而然地,食为天,成了他们的生活信条。三亩 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了他们的生活埋想。春种秋收,日 出而作,日入而息,成了他们自觉的职业意识。
  这样的生活体验,触及到了最底层、最真实、最不允许有异 想天开的层面。它实际得没有任何浪漫色彩,平淡得难以激起哪 怕是小小的波澜,忙碌得几乎没有喘息的时候,辛苦得几乎直不 抠。瞧瞧他们满是皱纹的古铜色的脸,层层茧疤布满的粗糙的 双手,狗偻着的腰,趾头裂开的双足,青筋突露的手臂,这些足 以表明无情的岁月在肉体上留下的印痕。
  自给自足,与世无争,乐天知命,安贫乐道,田园牧歌,全 都是一些局外人的想象。生命的基本欲求如此严峻地横亘在面前, 迫使人必须放弃一切幻想,凭着自己的力量去同命运竞争。一分 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锄禾日当午,汗滴脚下 土。这样的现实,怎么会不使人非常实际起来?况且,天灾人祸 的忧患,像随时都可能出现的乌云,笼罩在农民们的心头。一旦 遇上,情形就更遭。
  这就是咱们的父老乡亲。倘若真的生活在他们中间,成为他 们中的一分子,绝对不会无病呻吟,风花雪月,哥呀妹呀,声色犬马,挥霍无度。
------------------------------------------------
采薇【原文】
  采薇采蔽①,
  该亦作止②。
  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③。
  靡室靡家,
  玁狁之故④。
  不遑启居⑤,
  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
  蔽亦柔止(6)。
  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7)。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8)。
  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9)。
  王事靡盬(10),
  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11),
  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12),
  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13),
  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14)。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15)。
  驾彼四牡,
  四牡騤騤(16)。
  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17)。
  四牡翼翼(18),
  象弭鱼服(19)。
  岂不日戒,
  玁狁孔棘(20)。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21).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22)。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衷。
  【注释】   
  ①蔽:一种野菜。②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作:初生。止:语 气助词,没有实义。③莫:同“暮’,晚。④ 玁狁(xian yun):北方 少数民族戎狄。⑤遑:空闲。启:坐下。居:住下。(6)柔:软嫩。这 里指初生的菠菜。(7)聘:问候。(8)刚:坚硬。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10)盬(gu):止息。(11)疚:病。(12)尔:花 开茂盛的样子。(13)路:辂,大车。(14)业业:强壮的样子。(15)捷: 交战,作战。(16)騤騤(ku);马强壮的样子。(17)腓(fei):隐蔽,掩 护.(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19)弭(mi):弓两头的弯曲处。鱼服: 鱼皮制的箭袋。(20)棘:危急。(21)依依:茂盛的样子。(22)霏霏:纷 纷下落的样子。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
  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
  都是因为玁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
  都是因为 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
  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
  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
  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经长老了。
  说回家啊说回家,
  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
  没有空闲歇下来。
  心中忧愁积成病,
  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
  棠棣开花真烂漫。
  又高又大什么车?
  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
  四匹雄马真强壮。
  哪敢安然定居下,
  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
  四匹雄马高又大。
  乘坐这车是将帅,
  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
  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防范,
  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
  杨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战罢回家来,
  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
  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心中多伤悲,
  没人知道我悲哀。
  【读解】
  战争的策划和发动是“肉食者”们的勾当,被迫卷入其中的 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随波逐流的 小、舢任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 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叹、仰天长啸的份儿。恐怕这是普通士兵们 剩下的唯一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财产”。
  凭了这点权利唱一曲忧伤的歌,总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们 吧!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 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 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 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 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 只有自己舔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
  倘若受伤后连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丧失了,那便彻底麻木了, 物质化了。对于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心灵来 说,艰难坎坷辛劳疲惫枪林刀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 如死灰,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活的生命个体的灵性和生气。
  对忧伤和痛苦的敏感,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 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对忧伤和痛苦的表也不 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比伤和 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无 我忧伤,我痛苦,我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 往和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从他无能为 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说,他是弱小的;从他不愿屈服于 命运的摆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说,他却是了不起的。正因为 这样,吟唱自己的内心忧伤和痛苦,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 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经意地这样做,然而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 昭然若揭。
  整个人生就如一场战争。活着就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就 会有忧伤、痛苦、烦恼,恐惧、绝望。向往。追求、无助等等生 存体验。表达这些体验的诗,本身就是动人的生存哲学。
--------------------------------------------
北山 【原文】
  陟彼北山,
  言采其杞①。
  偕偕士子②,
  朝夕从事。
  王事靡监,
  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③,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④,
  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
  我从事独贤⑤。
  四牡彭彭(6),
  王事傍傍(7)。
  嘉我未老(8),
  鲜我方将(9)。
  旅力方刚(10),
  经营四方(11).
  或燕燕居息(12),
  或尽瘁国事。
  或息偃在床(13),
  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14),
  或惨惨劬劳(15)
  或栖迟偃仰(16),
  或工事鞅掌(17)。
  或湛乐饮酒(18),
  或惨惨畏咎(19)。
  或出入风议(20),
  或靡事不为。
  【注释】   
  ①言:我。②偕偕:身体强壮的样子。③溥(pu):大。(4)率:从,沿着。滨:水边。率土之滨:意思是说四海之内。⑤独贤:一个人辛苦。(6)彭彭:奔跑不停的样子。(7)傍傍:无穷无尽。(8)嘉;夸奖。(9)鲜:珍视,重视。将:强壮。四旅力:同“膂力”.体力,筋力。(11)经营:做事。四燕燕:安闲的样子。(13)僵:刚睡下。(14)叫号:辛苦叫喊的声音。(15)惨惨:愁苦的样子。(16)栖迟:闲游。(17)鞅掌:负荷捧持,指公事繁忙。(18)湛(dan)乐:沉溺于享乐之中。(19)咎:过错。(20)风议:夸夸其谈。
  【译文】
  登上高高的北山,
  我把枸杞来采摘。
  身强力壮的士子,
  从早到晚忙不停。
  君王差事无休止,
  心中忧伤念父母。
  苍天之下的土地,
  没有不属于君王。
  四海之内的臣民,
  都是君王的臣仆。
  大夫派差不公平,
  派我差事真辛苦。
  四匹公马不停跑,
  差事多得没有完。
  夸我年壮未衰老,
  说我身强力又壮。
  还说我的精力旺,
  可以办事走四方。
  有人安闲地休息,
  有人为公尽全力。
  有人终日床上躺,
  有人奔走不停息。
  有人辛苦不知叫,
  有人劳累多忧愁。
  有人优游又安闲,
  有人公事太繁忙。
  有人享乐沉于酒,
  有人忧心怕遭祸。
  有人信口夸夸谈,
  有人无事不动手。
  【读解】
  古人不如今人,没有承包制、责任制、竞争机制、按劳取间一类解决劳逸不均的制度。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下,付出劳种取得报酬不是按人本身的能力和应尽的职责,而是凭借地位、权力、靠山、关系等等,自然会出现忙的人忙死,闲的人闲死。不仅如此,取得的报酬同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得到赏赐的不必定辛苦有功,辛苦有功的往往得不到奖赏。
  这大概同人性中的惰性有关。一般的人都希望不干活儿或尽可能少干活儿而挣大钱、出名、享受荣华富贵,谁愿意劳而无获、劳而无功?但是,地位不一样,权力不一样,关系靠山一样,就完全可能使人们偷奸耍滑、无功受禄的愿望得以实现,而另一些 人则像牛马一般地辛苦劳累。
  另一方面,这也与中国传统的等级制度和人治的政治有关.等级制不以才能、贡献来确定人的地位、责任、俸禄,而是按的排辈、人际关系、出身门第来确定人的权力、地位和俸禄。人治的社会很难说有什么使社会按公平原则运行的严格标准,谁的权力大,谁的意志和所说的话就是标准,朝今夕改、出尔反尔、极力就是真理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
  除此之外,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社会正义不是以公平为基础,而是注重平均。公平和平均表面看很相似,实际上有质的 差别。公平讲究竟争的规则;规则的约束是至高无上的,任卅都不能超越规则的约束而为所欲为。平均讲究的是“天理良心”,不论才能贡献一律均等,以平均划一抹杀了人的差别和竞争排则。规则导致的是公正、公平、公开,人心导致的是随心所欲、互相攀比、压制强者、埋没能人和大锅饭。在规则约束下的公年反付出和得到成正比,在人心支配下的平均使人无论付不付出都要分一杯羹,无论才能贡献大小都要沾光。
  也许我们比古人幸运,正在开始享受公平带来的好处。但是,人性中的那些惰性,以及传统的观念,是否就此消失不再复现,这 还是一个难以下断语的问题。
PR
この記事にコメントする
name
title
color
mail
URL
comment
password   Vodafone絵文字 i-mode絵文字 Ezweb絵文字
プロフィール
HN:
No Name Ninja
性別:
非公開
Powered by Ninja Blog Template by CHELLCY / 忍者ブログ / [PR]